相傳,元宵燈節(jié)源起于漢武帝時期。話說這一年的元宵節(jié)前夕,有個宮女名叫元宵,正當人們熱鬧之際,她卻郁郁寡歡,非常思念遠在家鄉(xiāng)的父母和小妹,然而官深禁嚴,無論如何是外出不了與父母和小妹相會的。
正當此時,宮中有個叫東方朔的人出現(xiàn)了。此人雖然個子矮小,但足智多謀,且風趣滑稽很得眾人的歡喜。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,以往官娥彩女不管是誰觸犯了漢武帝,當皇帝怪罪時,他總是上前求情,因此宮娥彩女都對他非常敬愛。
這天是臘月十四,剛下了幾天的雪,東方朔去御花園折梅花。剛進園門,見一個宮女正淚流滿面地向御井撲去,他慌忙上前攔救。一問這宮女叫元宵,家住在長安郊外的西北山上,家里還有父母和一個小妹妹。自家人把她送進宮來,每逢年底歲首,她思念親人,心如刀絞。這幾日風寒雪大,她不由得又想起了父母和小妹在家的艱辛,心想既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,倒不如一死,便來投井。東方朔聽了元宵的訴說,便安慰了一番,勸解了一陣,答應(yīng)想辦法讓她與父母和小妹見面團聚。
幾日之后,東方朔便設(shè)下了一個巧妙的計策,以成全元宵姑娘與父母、小妹相見。于是,他先散布謠言,說火神君將派員火燒長安城,一下子引起城里和宮內(nèi)一片恐慌。之后,他又問武帝獻計,說十五夜宮廷內(nèi)的各等人員需一律外出避災(zāi),滿城大街小巷,庭院屋門,都得掛上紅燈,營造出滿城大火的景象,這樣才能騙過天上觀望監(jiān)視的火神。
武帝允諾,這樣宮女元宵姑娘便在十五元夜趁機與父母和小妹相會。從此,每逢正月十五各地都要放燈便逐漸成習,這一民
俗也就日久天長地流傳下來。
唐王鬧花燈
當然,要講清花燈文化的底蘊和淵源,在眾多涉及花燈傳說的民間戲曲折子戲中就有許多有趣的故事,而且流傳甚廣。比如,在民間耳熟能詳?shù)摹疤仆豸[花燈”的故事,就是一則描述大唐花燈繁盛的故事。
著要先從唐代演義“薛剛大鬧花燈”的故事講起。這里提到的薛剛,是唐代演義“薛剛反唐”重的主人公,薛丁山的第三子。據(jù)說他率領(lǐng)各路人馬反抗武則天,在恢復(fù)李唐王朝中立過汗馬功勞。人物的歷史原型,就是薛嵩,即薛仁貴之孫。他為人豪邁,臂力、騎射聞名,后投安祿山叛軍,累戰(zhàn)有功。因而,在歷史書籍的評論上,薛剛往往被描寫成真正的義士。
話說,上元節(jié)這一天,薛剛未到日落即出王府,帶領(lǐng)家將沿街看燈。此時燈棚尚未點燈,薛剛見沒甚好看,競上酒樓吃起酒來。他獨自開懷暢飲,直吃到月上東山,方牙叫家將算還酒錢,出得店門。這時間早已燈火滿街,換了一番世界,紅紅火火、熱鬧非凡,把一座長安城變成了一個花燈的海洋。男男女女,老老幼幼,若土若俏,或行或止,紛紛攘攘,挨挨擠擠,都出來步月觀燈。且說,那魯王門前的燈,是八仙上壽、王母蟠桃;越王門前的燈,是八蠻進貢;兩遼王門前的燈,百獸燈中掛麒麟燈;江夏王門首,是百鳥鳳凰燈;胡國公門首,是八仙過海燈。其余各親王大臣門首,俱是稀奇故事燈?;食莾?nèi)花燈更盛。五鳳樓前,搭起一座彩山燈,高有六丈,俱用五色彩緞扎成,頂上用黃金瓦,四面俱以珍珠白玉砌成,中間掛一金龍燈,以金錢扎成龍鱗,周圍張掛外邦所貢奇珍寶玩珠燈,何止幾千盞。正面黃金匾上,用明珠穿就四個大